打坐時,我常覺得,或許是我不夠專心或容易分心,所以我就有點隨它去。是不是就讓師父力量來處理?這樣似乎最簡單。
當然有時候你就是沒辦法專心,那就先放輕鬆些,然後再集中。有時候即使你沒有真的專注於心,但你仍然持續集中精神,因此偶而會突然發現:「啊?」自己還想著事情或只是躺在那裡,也看到光及內在境界。真的,我們只要盡本分,恩典來自於師父力量。恩典要來就來,都是這樣的。
【五臺山】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其位於山西五台縣東北,由五座山峰組成,峰頂平坦似台故名,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中國保存下來的寺廟木結構古建築之中最早的是唐代建築。
【菩薩頂】是五臺山五大禪處之一,菩薩頂位於顯通寺北側的靈鷲峰上。從下往上仰望層層臺階,猶如天梯,直達菩薩頂上的梵宇琳宮。相傳文殊菩薩就居住在山頂上,故起名叫菩薩頂,亦稱文殊寺。原為青廟,初建於北魏,到了清朝順治年間,經過擴大重修改為黃廟,由喇嘛主持。寺院規模宏大,占地45畝,有殿堂房舍430餘間,均為清代重建。參照皇宮模式營造,瓦為三彩琉璃瓦,磚為青色細磨磚,非常豪華,為五臺山諸寺之首。
【顯通寺】顯通寺是五臺山歷史最古、規模最大也是全中國繼洛陽白馬寺之後的第二座的寺廟。該寺始建於漢明帝永平十一年,原名大孚靈鷲寺。北魏教文帝時期擴建,因寺側有花園,賜名花園寺。唐代武則天以新譯《華嚴經》中記載有五臺山,乃更名為大華嚴寺。明太祖重修,又賜額“大顯通寺”。現占地面積約120畝,各種建築400餘座,規模浩大。
【塔院寺】寺內釋迦牟尼舍利塔高聳雲霄,塔刹、露盤、寶瓶皆爲銅鑄,因通體呈白色,故俗稱大白塔,是佛國五臺山的象徵。塔院寺在顯通寺南側,原是顯通寺的一部分,元代大德六年(西元1302年)由尼泊爾匠師阿尼哥設計,至明永樂年間獨立起寺,與顯通寺分開,院內修建白塔一座,取名為塔院寺。人們進入台懷鎮,映入眼簾的就是高大的塔院寺白塔,非常引人注目,常被人們看作是五臺山的標誌。
【萬佛閣】俗稱五爺廟,是五臺山當地香火最旺盛的寺廟。萬佛閣創建於明代,重修於清代,現時殿宇多為清代所建。坐東向西的文殊殿係明萬曆四十四年創建,面寬三間,分上下兩層,三簷歇山頂,簷建繁複,上下左右勾連,堅固牢實,裝飾性很強,在五臺山殿建中別具一格。
【殊像寺】創建於東晉初年,唐代、元泰定二年(1325年)、明代弘治九年(1496年)、萬曆年間重修。殊像寺的文殊殿內有一尊文殊菩薩騎狻猊的塑像,為五台山中最高的一尊彩塑文殊像。殿內的殿壁上還塑造了五百羅漢渡江的故事。殊像寺外有般若泉。
【普化寺】原稱玉皇廟、帝釋宮,觀存寺宇系民國年間重建。這裡的建築特點,一是樓廊式格局,二是裝飾精細,門上券口、格下檻牆、墀頭角柱石和柱礎等多有漢白玉石雕,體現了民國年間的建築風格。
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愛玉子」樹藤滿牆綠意,引領我們進入17世紀燒蚵殼的產業現場,回想先民燒製蚵殼為蚵灰,再調和糖水、糯米汁為三合土作為建材的過往歷史,距離現今好像不怎麼遙遠,70年代現代化石灰工業興盛後,這些灰窯場才一座座走下曾經有過的輝煌舞臺,獨留安平蚵灰窯供後人憑弔,也讓我們驚豔。
外方內圓的蚵灰窯,磚牆厚實,動線明朗,斑剝的壁面,凹凸多色,刻劃著歷史的跡痕;館內相當知性的陳述著蚵的生態、蚵灰的製作過程、蚵灰材料的應用…,主題明確清晰,空間雖不大,但給人震撼卻不小。
(資料來源: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灰,為昔日重要的建築黏合材,對靠海維生的安平人而言,蚵灰更是木船細縫不可缺的黏接材。而安平蚵灰窯為台灣碩果僅存之蚵灰窯。蚵灰產業是荷蘭時期便存在之台南傳統技藝,但是這項安平區所擁有的獨特產業隨著現代工業化大量生產已被淘汰,台灣的蚵灰產業可以說是已經走進歷史的洪流。如不及時將此項產業生產過程做一完整的紀錄留存,未來要再重拾此項技藝可能是微乎其微。
建築型態外方內圓,相當特殊,主體為承重牆構造,由紅磚疊砌而成。內部直徑約4公尺,高度約比成人稍高,壁體厚度最薄處約有1公尺。與其他蚵灰窯相較之下,此窯屬中大規模。灰窯現、舊有製灰房及儲灰倉庫整體規劃為蚵灰窯文化館之用。